吴险峰:躬耕沃野 潜心科研育良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吴险峰:躬耕沃野 潜心科研育良种
来源:江淮时报 2022-04-01 10:17:32 责编:奚正喜 王悦 桑士宣

江淮同心圆客户端、党媒云·政协融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吴险峰,30多年来躬耕于农业科研沃野,专情于水稻育种,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先后参与和主持育成“协优63”“广两优4号”等10多个水稻品种并通过审定,为我国的水稻育种事业在资源创新、品质改良、产量提升和抗逆育种方面作出贡献,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安徽省星火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二等奖1项,参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项目研究获省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图片来源:广德市文明办

时间回到1986年,刚从原广德县双河职业高级中学农学专业毕业的吴险峰,在父亲的感染下,投身水稻育种事业。1988年秋,为了完成省科技攻关课题——加速水稻品种世代进程,他像“候鸟”一样背着亲本种子,奔波在安徽广德与海南三亚之间,开始了30多年如一日的“南繁北育”征程。

“登上南下的火车,乘车换船周转10多次,辗转一个星期,才能到达三亚育种基地。”吴险峰告诉记者,当时的育种基地所在的农场远离村庄,偏僻荒凉。

“刚到海南的育种基地时,破旧的4间瓦屋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床也只是厚薄不平的几块木板拼接而成,几块砖石垒在一起,上面放个铁锅就是灶了。”谈起当年潜心育种的经历,吴险峰记忆深刻。田间地头杂草丛生,要自己动手开荒;驻地长期停电,夜晚照明只能靠烛火和手电筒。

图片来源:广德市文明办

寒暑不惧,矢志不移。头顶烈日、汗如雨下,对吴险峰来说是“家常便饭”。一顶草帽、一条汗巾、一根木棍,是他工作时的“基本装备”。“水稻育种是一项苦累脏、周期长的工作,工序极为繁琐,每个环节必须缜密细致,环环相扣,才可能‘修成正果’。”吴险峰告诉记者。“南繁北育”的前20年,他几乎年年在海南过春节。

位于海南的南繁试验田与袁隆平院士育种团队在同一个部队农场,吴险峰有幸能近距离地向他请教育种知识。1991年4月,吴险峰在田间向袁隆平再次汇报广德农科所在两系杂交稻选育科研进展时,听完汇报后的袁隆平高兴地在吴险峰的笔记本留下亲笔赠言:“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四大要素”,这让吴险峰更加坚定了工作方向和目标。这个笔记本他至今都细心地保存着。

除了潜心科研,吴险峰还致力于优质良种的推广,每年面向群众田间现场技术指导20多次,讲解水稻栽培技术及杂交水稻育种知识。他还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举行的科技咨询、科技下乡和科技扶贫等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助力脱贫攻坚。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育种人要不断努力,选育水稻品种是不断探索、无止境的。做好水稻育种,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更是我的信仰!”带着这份不变的信念,吴险峰再次出发。

(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悦)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