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之乡”的前世今生-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电缆之乡”的前世今生
来源:沙云龙 2024-08-01 17:06:51 责编:毛学农 郑亮

无为江边有一个高沟镇,1992年原新沟乡、高沟乡、姚沟乡“三沟”合并为姚沟镇,1994年原新沟乡、高沟乡从姚沟镇分开单独成立新高沟乡,2001年撤乡设镇。现在的高沟镇是由长江无为大堤外的原新沟乡和大堤内的原高沟乡合并形成的。以前环境闭塞,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地少人稀,水患不断,曾让新沟、高沟人世世代代陷入贫穷。穷则思变,勤劳聪明的新沟、高沟的电缆业务员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无中生有将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新沟、高沟,打造成了“中国电缆之乡”。

高沟的工业起源于原新沟乡,迅速发散至原高沟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高沟的村庄里,民房中,甚至江堤上,小工厂遍地开花,磨料磨具、电加热产品、电线电缆……不同时期高沟主打产品不断更替更新,什么样的产品赚钱,高沟就生产什么。始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屹立市场而不倒。

高沟为什么会生产电线电缆呢?高沟人告诉我一段真实的故事:1989年夏天,在外地一家小厂当业务员的原新沟乡定兴村人沈志海,一天在回新沟的客车里,遇上了沈阳一家国有企业的采购员,闲聊中得知他正在到处奔波,拟采购一批电线电缆,沈志海恰好认识生产电缆的江浙厂家,当场拍板帮助其采购,沈志海赶赴江浙采购好电缆发往需求地,着实赚了一笔。沈志海看到电线电缆丰厚的利润和激增的市场需求,开始做起电线电缆买进卖出的业务,第二年,他就自筹资金,办起了高沟原新沟乡第一家电缆厂——安徽华海特种电缆厂。此后,跑销售的业务员们纷纷效仿,无为电缆厂越办越多,越办越大。

刚开始,高沟电线电缆厂起的名字很有意思,除了一家叫“江准”的电缆厂,其他几乎都是“华”字辈,“特”字号,华菱、华宇、华海、华能、华星、华电、华源等等“特种”电缆厂,都是土生土长的新沟、高沟业务员们回乡兴办的企业。寓意一是振兴中华,二是畅销华夏,至于“特种”,你懂得,不是普通的电缆。后期,名字起得更大了,明星、新亚特、凌宇……在泥汊、姚沟还有太平洋、国电、环宇、远征等等,格局更大了,产品要远销全世界了。

高沟工业发展迅猛,财政收入开始显著增加。2001年撤乡设镇的高沟镇政府到原新沟乡的3公里路程,镇上投资建设起“星光大道”,大道两侧有20多家企业落户,镇上纳税前30位的企业家巨幅照片悬挂在道路中央,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观。

2006年高新大道开通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高新大道就如磁石般吸引了众多企业,特别是电线电缆企业的聚集,形成了一条工业经济长廊。上市公司楚江集团董事长姜纯,在他的老家泥汊镇高新大道旁投资建设了森海铜业,和无为电缆企业形成配套,助力电缆企业发展。无为的电线电缆版图迅速扩张,形成了以高沟为中心,辐射姚沟、泥汊、无城等镇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发展电缆产业的某镇负责人调侃前往学习的螃蟹养殖镇负责人,说:你把螃蟹养得像洗脸盆大,也不及我一截电缆钱。电线电缆产业高峰期时,税收曾占到无为财政收入的70%左右,每年税收都在10个多亿,当时安徽有的县一年税收还不到10亿元。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电缆产业产值大,然而科技附加值低,利润越来越小。2008年,金融危机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而至,产能过剩导致产品积压,原材料价格及成本的上涨使利润率大幅降低。同时,购买铜材需用现金,而客户受宏观经济影响又不能及时支付货款,企业陷入资金短缺困境,无为电线电缆产业似乎就要跌入寒冬。于是,无为电缆企业家们毅然走上转型升级之路,放下身段走出去,向先进地区学习,从产品研发到企业管理再到销售模式,熬过了破茧时的阵痛后,终于迎来了振翅高飞的时刻。2011年,无为电线电缆产业又一次迎来了春天,全年累计完成产值达350亿元,同比增长40%多,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近30家。

2013年以后,我国电缆行业遭遇发展瓶颈,无为电缆企业家们开始走专精特新之路,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生产高铁、新能源、海洋、军用等产业的电缆,以“特种”为先,借“智造”驱动,迅速抢占高端特种电缆市场,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实至名归。

无为电缆企业绕不开银行贷款联保互保问题,贷款规模约百亿元,联保互保占到70%-80%。相互担保贷款将优质企业陷入连带还贷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只要被担保的一家企业出现不能及时还贷状态,担保的企业都面临资金链断裂关门倒闭危机,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大多数电缆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无为政府及时施出援手,多次协调各方,提出“三不”政策,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单独提高担保条件,坚持“标本兼治,分层分类,行动一致,逐步化解”原则,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化解企业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寻求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利益结合点,共御金融风险。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现如今,无为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仍旧是无为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无为电缆及配套企业现有约2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家,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入库税金呈增长态势,年税收从低谷时2个多亿,恢复到6-7亿。国内市场占据全国电力、石油、石化、钢铁、煤化工、煤炭、核电、铁路、舰船、航空、军工等行业,国外市场遍及印度、俄罗斯、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做精产品,做强企业,做响品牌。无为电缆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坚持差异化发展,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中国制造金字招牌。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中勇立潮头,在破浪破题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沙云龙)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