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赋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赋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来源:江淮时报 2024-06-10 10:46:46 责编:周晓东 朱媛

深入开展生物质能源企业调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培养我省生物质能源的跨学科高素质人才;将各学科、各方面的生物质资源人才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走一条“政府 高校 企业”通力共建平台的路子;建立生物质能源科技攻关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促生物质能源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我国生物质能源市场规模达到了2794.1亿元,产业前景广阔。我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每年约有1.5亿吨的生物质原料,具有巨大的能源利用潜能。2023年7月,我省牵头举办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擘画了生物质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蓝图。但生物质资源队伍人才短缺、科技水平不高,使我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缓慢。

当前,我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研发机构建设难。我省生物质分子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缺少持续专项资金支持,生物质能源研发后劲不足。我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人员组成单一,与企业结合不紧密,吸纳优秀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

二是人才队伍不健全,导致资源开发利用难。缺乏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收集人才、研发和管理人才,缺乏与生物质能源相匹配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导致生物质资源分散,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缓慢,生物质能源效益上不去。

三是横向合作机制不健全,导致产业发展难。生物质资源利用涉及诸多学科,前期研发投入较大。但我省生物质能源科研团队小而分散,科研成果不能共享,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合力,导致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

四是激励政策不健全,导致留住人才难。科研环境活力不足,引人留人政策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足,人文关怀不多等使人才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

为此,建议:

一是制定持续的资金保障政策,健全校企联姻的研究平台。争取国家专项基金,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成立生物质资源利用专班,推动我省生物质能源校企合作研究平台的建设。深入生物质能源企业调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培养我省生物质能源的跨学科高素质人才。将各学科、各方面的生物质资源人才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走一条“政府 高校 企业”通力共建平台的路子。

二是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全程保障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完善生物质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将研究人员、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配齐。实现生物质能源科技攻关的信息共享,及时发布科研攻关的科研资源和成果,交流科技攻关的需求等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反馈合作进展和成果,吸引更多相关人才,加大生物质能源利用和推广。把我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人才队伍整合成一个科研大团队,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攻关核心技术。将相关的国内外人才吸引到生物质资源利用人才队伍中去,组建我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人才的国际团队,共同推动我省生物质能源产业高质量大发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横向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攻关的互动效应。以打造生物质能源重大成果为导向,打破科技壁垒,政策推动校校、校企和国内国外合作。建立生物质能源科技攻关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高校在科技上有成果、企业在产业化上有效益,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是出台灵活的人才政策,营造引人留人双赢的科技氛围。感情招人。关心科研人才的个人生活,如家庭、婚姻、子女教育等,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关注科研人才的工作困难,科研人才如遇研究瓶颈、工作压力等,给予适当的情感关怀和支持,给予鼓励和建议;培养共同的“乡村振兴”目标和价值观,让科研人才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待遇引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如高薪、奖金、福利等,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环境留人。投入优质的实验室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科研团队,打造良好的生物质资源利用科研环境,将人才留下来。

(民革安徽省委会)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