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祭-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十年祭
来源:远方 2024-03-21 17:37:09 责编:何小龙 朱媛

父亲离开我们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十年来,还是常常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特别是去年底播出的电视剧《繁花》,看到剧中的爷叔形象,举手投足、言谈施教的样子,我仿佛看到父亲当年的身影,神似极了......

要读书。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履历表上写着“高小”学历。我曾经问过父亲,高小相当于什么文化程度?父亲说,大概是小学4、5年级吧。早年为求生存,父亲十几岁便离开家乡去做学徒,辗转江南几地,从睡地铺到站柜台,一直做到厂子里的供销科长,走南闯北,阅人无数。在采购原料与推销产品的艰难过程中,深深感觉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70年代末,已经恢复高考了,我家住在长江客运码头附近,每日里,二楼窗外来来往往的旅客不断,看到穿着整齐、提着箱子、模样比较斯文的人时,父亲常常会说,这些人都是在外读书的,有的是大学生,现在学校放假回家了,你长大了,要争取考大学哦。我当时似懂非懂,不过,要好好上学才能考上大学的种子,从那时就种在心间了。十年苦读后,我是父亲家族、也是父亲厂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着实荣光了一把,父亲教诲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算是初战告捷。

看世界。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十分疼爱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出差有时会带上我,特别是去上海。我平生吃的第一块奶油冰砖,是在上海,父亲的一位业务伙伴买的;第一次坐电梯,也是在外滩附近的宾馆里见到的。上海人做生意,不得不让人佩服。父亲跟上海人打交道时,眼界大开,学到了精明、大气和经商之道,加上徽商传承的诚信和吃苦精神,来来回回,自身业务水平更加熟练老道。父亲戴着一副和爷叔一样的眼镜,大致听得懂上海话,自己会说两句。在家里,经常说到上海商人的既精明又务实、上海老百姓的既算计又热情。不同于别家,我家客厅挂中堂的地方,始终张贴着一幅中国地图,父亲经常带我玩找地名的游戏。他指着地图上很小的字的地方,说他去过那里。每每这时,我对父亲发自内心的崇拜和羡慕,想着我什么时候也能走出去看看世界啊。成年后,在忙完工作家务孩子之余,终于,我背上背包,开始了自由行......当我行走在西域敦煌的街道上,徜徉在各大博物馆间,深深地懂得了父亲给我取名字的寓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喜文学。幼儿时,总喜欢缠着父亲讲故事,嫦娥奔月、白娘子传奇都是听父亲讲的;上小学后,父亲单位经常发电影票,这在当时是一种精神财富式的福利。父亲总说忙,每次都是我去看,不管是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是戏曲电影,我都一场不落。后来,父亲托人订了一本《大众电影》杂志(曾经风靡几代中国人),从看电影到听广播剧,渐渐地喜欢上了文学艺术,也包括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豫剧(穆桂英挂帅)、评剧(小二黑结婚)等剧种,都是从荧幕上知道的。考大学填志愿时,一直听话的我,头一次没听父亲的话,父亲认为国家改革开放,大量需要法律人才。那时候,法律系正热门。可是,我执着地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填报了中文系。心诚则灵,欢欢喜喜地看了四年小说,在八十年代思想迸发的潮流中读完了大学。回过头来看,是父亲不经意间,熏染了我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和追求。至今,不管顺境、逆境,常常以父亲达观乐天、向善若水的行事风格处世,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为鉴鼓励自己,人生不过是一场过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去年春天,母亲追随着父亲走了。母亲识字不过百,父亲在世时,一直男主外、女主内的过日子,母亲忙完工厂里的繁重工作,除操持小家庭的一日三餐,作为长女长嫂,还惦记着娘家婆家一大家子的冷暖旱涝,劳心劳力、平平安安的过了一辈子。

愿父亲母亲永远在一起、相聚相伴!

(远方)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