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 砥砺前行 ——访民革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委马传喜-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重任在肩 砥砺前行 ——访民革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委马传喜
来源:民革安徽省委员会 2022-06-24 19:12:43 责编:奚正喜 陈维庭 朱磊

2022年5月23日,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淮北市濉溪县五铺农场里,一片金黄色的麦海。一个身影穿梭在安徽农业大学的200亩小麦试验田中,不停地走走看看。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

然而,一个月后,马传喜的身份又发生了新的改变。在2022年6月23日闭幕的民革安徽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他高票当选为民革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委。

1963年出生的马传喜是安徽萧县人。17岁时,抱着能够成为一名种庄稼专家的朴素愿望,他如愿考入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并在这里读了硕士研究生。28岁获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后,回到安徽农学院任教。30岁被聘为副教授,34岁被评为教授,37岁开始任系(学院)领导,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7岁竞争上岗担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进入农业部专家组,57岁担任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这是一个清晰的“学者轨迹”。马传喜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在当选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之前,他的经历非常“单调”,几乎天天围着小麦转。

出生于皖北农村的马传喜,从小到大,眼里看到的是麦田,碗里吃的是面食,所以,学农后,研究小麦也就顺理成章。起初,他主要从事小麦的品质基础研究,到农大任教后却跟着导师做起了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育种则是睡在麦地旁的科研。”马传喜说。冬春田间观察,初夏授粉杂交,每到小麦成熟期,他和团队就要追着“麦浪”跑。

从基础研究转到应用,对马传喜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他主持选育了国审小麦新品种安农1589、安农1124、安农185,省审小麦新品种安农0711等,两次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获二等奖。

如果一直只做科研,那么马传喜的经历确实可以说是单调,但是,2005年,安徽省启动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给他的工作性质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作为小麦高产攻关技术指导组的首席专家,马传喜负责对全省的小麦种植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从小麦的品种到栽培、施肥以及防病治虫等,从田间地头到农技项目推广,从帮助指导农民到跟县里的各部门协调工作,他什么都要管,什么都得懂。那时的他已经从单纯的专家学者转变为一个管理者。

安徽农业大学一直保持着重视统战工作的传统,支持各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2003年,经学校推选,马传喜当选为第九届安徽省政协委员。他开始从一心教学、做研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转变为越来越多地参加政协活动和各种履职培训,与其他委员一起建言献策,为安徽发展贡献力量。

在担任第九届安徽省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常委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20年间,马传喜提出的提案大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尤其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中,一直关注我国的种业创新和粮食安全,先后提交了8件提案。这些提案都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答复。

全国政协委员、农学博士、教授、博导、小麦育种专家……虽然马传喜从未设想和刻意规划过自己要走的路,然而却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到今天。

如今,当选为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的马传喜,将要在新的起点上,承担起新的使命,深感责任重大。“民革安徽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带领全省民革积极开拓创新,团结务实进取,开创了安徽民革工作新局面,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参政履职效能,任重而道远。”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使命催人奋进。马传喜表示,将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全体党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深耕社会和法制、“三农”、促进祖国统一等参政议政工作重点领域,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革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优势,凝聚力量,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张燕燕)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